|
2025 RSIDEA工作室招新 · 遥感智能解译 科研之旅邀你同行 | |||||||||||||||||||||
|
||||||||||||||||||||||
引言 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科技领域的重大变革——无论是地球科学、环境监测,还是灾害应急,都在迎来全新突破。RSIDEA研究组(Intelligent Data Extract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正在进行2025年度工作室招新,致力于智能化遥感数据的提取、分析与应用。我们诚邀对遥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充满热情的你,无论你的专业背景与基础如何,都能在这里开启属于自己的科研之旅! 报名链接:http://125.220.153.11:5500/sign 长期欢迎大家报名,首批截止时间到2025年5月30日 研究组简介 RSIDEA研究组由钟燕飞教授领衔,团队包括1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及多名硕博士生,涉及遥感、测绘、地理、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和数学等多学科交叉,在遥感智能处理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与丰富的经验。 1、顶尖学术背景: 钟燕飞教授现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遥感信息处理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在RSE、ISPRS P&RS、IEEE TPAMI/ TIP/ TNNLS/ TGRS等期刊和ICCV、CVPR等会议发表相关论文。近年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理论创新奖、IEEE GRSS高光谱竞赛冠军等奖励。 团队青年老师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马爱龙)、“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王心宇、万瑜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马爱龙、曹丽琴)、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万瑜廷,刘寅贺)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 2、多元研究方向: 包括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理解、红外遥感信息智能处理、多源遥感数据地学解译、城市/农业/健康/应急/行星等应用 3、先进硬件支撑: 拥有无人机高光谱/可见光/热红外系统、在轨处理平台和百万级工业GPU服务器,为前沿科研提供坚实后盾。 团队成长与发展 RSIDEA研究组注重每位学生的学术提升与职业发展。加入我们,你将获得以下机会: 1、投稿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 RSIDEA研究组全力支持学生投稿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提供从选题、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与优化的全程指导与资源支持。同时,我们鼓励优秀本科生学生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以拓宽学术视野。包括但不限于: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全国成像光谱对地观测学术研讨会等。 VALSE (Vision And Learning SEminar,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 IGARSS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 2、参与遥感智能解译竞赛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遥感领域的顶级竞赛,以提升实践能力与科研水平,包括但不限于: IEEE GRSS数据融合挑战赛 IEEE WHISPERS竞赛 SpaceNet卫星影像挑战赛 3、团队学习与成长 在RSIDEA研究组,我们为每位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支持: 科研指导:由导师和高年级同学提供一对一科研指导,助力新同学快速成长。 科研项目实践: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积累项目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开源贡献:共同开发数据集与开源模型,为遥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贡献力量。 4、推免与考研进组 表现优秀本科生可以提前加入RSIDEA研究组,在通过研究生推免或考研录取后将优先考虑。 团队荣誉与毕业去向 RSIDEA研究组的在校同学多次荣获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国家奖学金、创新一等奖,以及王之卓、夏坚白等专项奖学金。 1、博士毕业生去向 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宁夏大学、西南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深圳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 2、硕士毕业生去向 腾讯、华为、字节跳动、高德地图等知名企业;自然资源部、灾害应急管理部等部委单位;各省市测绘院、设计研究院;中科院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 RSIDEA工作室亮点 作为RSIDEA研究组的重要组成部分,RSIDEA工作室致力于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工作室下设多个研究方向,涵盖了从辐射处理-智能解译-典型应用的全链路,每个方向均由资深导师和高年级同学携手指导,主要包括: 01 遥感影像光谱辐射预处理
项目简介:武汉大学自主研制光谱星的载荷设计与辐射预处理。本项目依托于“人民健康号”和“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其具备卫星星座组网观测、全球稳定覆盖+超高空间分辨率组合、智能规划与观测等特点。针对“人民健康号”、“东方慧眼”高光谱星座等国产光谱星开展影像的辐射质量改善及自动化批量化处理,以及其载荷的设计、在轨运维卫星操控等趣味内容,欢迎有一定遥感知识、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的同学加入!联系人:孔鲁宁,邮箱:klning@whu.edu.cn 02 热红外高光谱影像智能化地物信息提取
项目简介:热红外高光谱遥感作为同时感知地物精细发射率光谱特征和温度的探测技术,具备昼夜观测能力,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化遥感观测手段。本项目致力于:1.智能化地物温度发射率参量反演;2. 热红外高光谱影像测距与目标识别;3.热红外光谱成像式气体探测与态势预测。欢迎对红外视觉感兴趣的同学和我们一起探索。联系人:汪都,邮箱:rsideawd@whu.edu.cn 03 多模态遥感基础模型训练
项目简介:诚邀对深度学习、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的伙伴,共同参与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高分辨率项目简介:多模态遥感基础模型训练作为融合多源遥感数据与智能分析的前沿技术,能够协同利用光谱、空间、时序等多维信息,是实现地球观测智能解译的核心突破方向。本项目聚焦:1.多模态遥感数据集开发:构建覆盖光学、SAR、文本等多模态数据的标准化基准库,解决跨模态数据对齐与标注难题;2.多模态基础模型训练策略:研发层次化特征融合架构与自监督预训练方法,突破模态异构性与任务泛化性瓶颈;3.面向城市与灾害场景的智能解译:开发城市空间解译、灾害链式反应预测等垂直应用模型,推动应急响应与智慧城市决策。欢迎对遥感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共同探索多模态感知的认知新范式。联系人:杨若雨,邮箱:yangruoyu@whu.edu.cn 04 多模态遥感类脑融合与跟踪软硬件集成优化方法
项目简介:利用自构建的微光红外多模态遥感影像,开展基于类脑脉冲神经网络的融合与目标跟踪算法设计,并实现在类脑计算设备灵汐HP-201的硬件端部署,满足实际场景的实时应用需求。欢迎熟练python,深度学习和对类脑计算感兴趣的同学来和我们一起合作!联系人:李柯凡,邮箱:likefan@whu.edu.cn 05 高分辨率遥感城市智能解译基础模型与应用平台
项目简介:诚邀对深度学习、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的伙伴,共同参与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方法的研究与网页端问答系统搭建项目。本项目致力于:1. 城市地表覆盖解译;2. 城市遥感场景分类;3. 城市多模态基础模型构建;4.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城市智能问答;5. 城市“像素-目标-场景”一体化解译。我们期望通过上述研究打通遥感信息从底层感知到高层语义推理的路径,为城市智能遥感解译提供新范式。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共同推动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对人工智能算法及系统实践开发感兴趣者,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共启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研之旅。联系人:杨睿仪,邮箱:ruiyi_yang@whu.edu.cn 06 全球矿山智能解译及分析
项目简介:利用遥感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全球范围的矿山提取,探究全球究竟有多少座露天矿山,乌克兰的稀土资源是否足以赔偿美国债务?分析采矿行为的时空分布,评估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矿山提取、采矿活动的时序与空间变化分析、预测及模拟等。欢迎对遥感、GIS、python和深度学习感兴趣同学来和我们一起合作!联系人:徐显,邮箱:xuxian@whu.edu.cn 07 无人机遥感灾害损毁评估
项目简介:本项目致力于构建无人机遥感灾害损毁评估方法,基于无人机观测平台,通过轻量化深度学习方法实现灾后损毁的精准、实时评估,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可靠的科学支撑。研究内容包括损毁目标精准识别与轻量化实时评估模型研发、软硬件装备研制等。欢迎熟悉遥感与GIS技术、掌握Python编程、了解深度学习框架的同学加入我们团队!联系人:郭鉴翀,邮箱:jianchongguo@whu.edu.cn 08 快照高光谱工业视觉系统
项目简介:聚焦遥感成像技术工业应用场景,理论学习与动手开发并重。参与本项目,你将有机会(1)学习操作快照高光谱成像仪、智能机械臂等先进硬件设备(2)熟悉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分类、检测算法(3)搭建出服务于食品、药品、垃圾分类等多领域的质检平台。诚邀遥感、测绘、计算机、数学及相关专业同学参与!联系人:孙晨,邮箱:sunchen@whu. edu.cn 09 湿地知识引导的全球湿地遥感制图及分析
项目简介: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被誉为“百湖之市”。湿地是全球最具价值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利用遥感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基于历史产品的全球湿地制图,探寻武汉市究竟有多少湿地?并分析湿地的时空分布规律,重点关注城市小微湿地的生态价值。研究内容包括历史产品驱动的样本生成、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范围湿地制图、湿地相关的空间分析等。欢迎对遥感、GIS、python和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同学来和我们一起合作!联系人:吴颖欣,邮箱:wuyingxin@whu.edu.cn 10 多源全火星含水矿物智能探测与分析
项目简介:火星因其表面丰富的古水活动痕迹及潜在的生命存在信息,已成为当前深空探测的核心目标之一。含水矿物不仅是火星早期水环境的重要指示标志,也为揭示火星地质演化历史和探寻地外生命提供了关键线索。本项目聚焦于:1.基于多源探测数据的火星含水矿物空间分布研究;2.火星含水矿精细类型自动探测模型构建;3.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含水矿物成因智能分析问答。我们致力于跨越多源火星探测数据与高阶火星领域专家知识之间的认知壁垒,探索面向全火星范围的含水矿物智能探测与成因分析的新范式。欢迎对行星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来和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探索火星奥秘!联系人:柯天,邮箱:ketian@whu.edu.cn 加入我们,共创未来 RSIDEA工作室正处于快速扩展阶段,我们热忱欢迎所有对遥感技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的方向多样性,无论你是刚刚起步的探索者,还是已有科研经验的实践者,这里都为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助你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突破、实现梦想! 报名方式 了解更多详情并填写报名表,请访问RSIDEA工作室网站:http://125.220.153.11:5500/ RSIDEA工作室期待与你携手,共同探索遥感智能解译的无限可能。加入我们,开启你的科研之旅,与最前沿的科技共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