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组学生参加“火星生命痕迹探寻”专题会暨天问三号科学与应用会议 | |||||
|
||||||
2024年6月21日至22日,火星生命痕迹探寻”专题会暨天问三号科学与应用会议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 本次会议由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创新中心主办,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承办。本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地外生命探寻领域合作交流,凝聚科学共识,推动前沿技术发展,服务我国未来行星探测工程,围绕天问三号首次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探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开展深入交流和讨论。 本次会议分为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两种形式。我组硕士生柯天参加了此次大会,与专家学者进行了密切交流。硕士生柯天在分会报告上作题为《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天问三号预选着陆区含水矿物精细探测研究》的报告,同与会代表进行了密切交流。 本次大会聚焦于天问三号的前沿科学问题,刘继忠总师首先介绍了天问三号任务科学目标及可实现性,庞涪川副院长、凌宗成教授、肖龙教授、李一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着陆点遴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火星着陆点遴选的地质背景及岩石类型要素分析》、《火星的液态水活动历史》、《地球生物成因矿物在火星生命痕迹识别中的应用》的大会特邀报告。下午,康志忠教授、潘路教授、刘洋研究员报告讨论了关于高原、平原、古海岸线和峡谷、河道、三角洲,以及古湖泊等不同地貌特征对天问三号着陆区选址的启示。分会场中,参会代表们关于火星生命痕迹探寻、火星气候及其演变和火星地质及内部过程进行了热烈交流。
供稿:柯天 排版:柯天 审核:吴娇 |
||||||